万物因缘而生,因缘而现,即使一刹,即使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但光芒已向四面八方射散绽开。
1988年春末夏初,在海拔2894米的五台山中台翠岩峰,因一座佛塔的修缮,数千枚闻所未闻、世所罕见的宋代金佛币“淳化元宝”,被工人们从塔基中挖出。
如此惊艳夺目的发现,显露出大宋帝王对佛教的尊崇,也让后人窥见了一个帝国的重重心事。
五台山,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,文殊菩萨道场,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。
自东汉永平(公元58年—75年)年间起,五台山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,佛塔摩天,殿宇巍峨,金碧辉煌,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。
五台山还是中国惟一的青庙(汉传佛教)黄庙(藏传佛教)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,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。
不仅仅是佛教圣地,五台山又被称作“清凉山”,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,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——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,7至8月最热,也只有9.5摄氏度和8.5摄氏度。五台山的中心区域台怀镇,比台顶早一个月入春,迟一个月入秋。
金钱面文“淳化元宝”,四字旋读,每枚直径2.4厘米,厚0.12厘米,穿径0.5厘米,每枚重约12克,成色96%左右。背铸左立右坐两尊佛像,图案隆起0.2厘米,五官清晰可见,躯体栩栩如生。坐佛背后有佛光屏,下有莲花座与祥云。
坐像的眼鼻口是铸后镌刻的。背像正上方有砸戳一二三四或无号者,释为淳化纪年序号。
“淳化元宝”,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发行的年号钱。宋太宗曾参与“陈桥兵变”,劝说武功十分了得的兄长赵匡胤摆脱后周周世宗,拥立其兄为帝,创建北宋,开创统一四方的大业。
金匮之盟,俗作“金柜之盟”,指正史所载杜太后临终时召大臣赵普入宫记录遗言,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。这份遗书藏于金匮(匮,通“柜”)之中,因此名为“金匮之盟”。
《宋史·杜太后传》这样记叙:
“太后病,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。太后自知命已不长,召宰相赵普入宫。太后问太祖:‘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?’太祖曰:‘我所以得天下者,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。’太后曰:‘不然,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。假如周氏有长君,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?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。四海至广,能立长君,国家之福也。’太祖顿首泣道:‘敢不如教诲!’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:‘尔同记吾言,不可违背也。’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,藏在金匮,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。”
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“金匮之盟”,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。
到目前为止,学术界普遍认为“金匮之盟”值得商榷,并且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,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相关史实。
当时,五台山地区在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北汉政权管辖之下。
北宋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(960年)建立之后,为了利用佛教加强国内统治,一反后周世宗灭佛政策,对佛教加以保护。开宝八年(975年),太祖亲书《金刚经》,常自读诵。
他认为,“佛氏之教有裨于政理,普利群生,达者自悟渊源,愚者妄生诬谤。朕于此道微识其宗。凡为君而正心无私,即自利行也,凡行一善以安天下,即利他行也。如梁武舍身为奴,此小乘偏见,非后代所宜法也”。
言外之义,宋太宗要以尧舜之道治世,如来之行修心,既要人世掌握政权,又要维护佛教裨于政理。
十寺者,真容、华严、寿宁、兴国、竹林、金阁、法华、秘密、灵境、大贤。同年四月,太宗为了加快台山修建寺庙速度,又“遣使蔡廷玉等,诣台山建寺”,并“敕河东路有司运给”。
此时,台山寺庙雕梁榱栋,焕然一新,出现了欣欣向荣景象。
《清凉寺志》中记载了宋太宗对五台山寺庙的恩德:“自太宗至仁宗三代圣主,眷想灵峰,流光五顶,天书玉礼,凡三百八十轴,恹隆佛化,照曜林蔽,清凉之佛化,于时为盛。”
供养钱在宋元特别是元代十分盛行,当时各地庙宇寺观林立,佛道尤受朝廷尊尚,这是供养钱盛极的基础。与特定的纪念钱相比,它还在于可依钱的大小与市场上流通的铜钱折等兼行,而且金银铸品更贵重,不仅可以作为贵金属贮藏,交易也行用无阻。
更有研究者认为,“淳化元宝”金质供养钱,就是宋太宗利用山西太原附近的资源和当地工匠就地生产的。
山奇、石奇、云水奇,佛奇、庙奇、圣迹奇,也正是这种奇异的地方,才会发现奇特罕见的“淳化元宝”供养钱吧。
樊文珍 焦瑾琦 杨文琦 林慕洁 贺恒芳
刘向阳 邱文雄 马小云 李美玲 吴杰强 大山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